扶贫的主战场在基层。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在科技助力精准扶贫上科学定位、持续发力,通过选派科技特派员,加大科技示范,推广良种良法,强化技术培训,做实科技宣传,在脱贫攻坚战中迈出了新步伐。
一、人才引领,科技特派员成为科技扶贫的重要力量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传统扶贫开发的升级,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需要充分的人才支撑。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田间“问诊”......呼和浩特市的科技特派员活跃在田间地头,积极投身科技扶贫事业,深入脱贫攻坚第一线,已成为全市推动精准脱贫、发展产业扶贫、引领群众致富的一支重要力量。 起初,科技特派员在服务形式上,采取了单一的个人点对点服务模式,难免会受到专业限制而影响到帮扶质量,同时也存在科技特派员数量不足等问题。如今,呼和浩特市的科技特派员不仅数量日益增多,而且按归属地划分,分别成立了科技特派员工作团,同时按专业领域分别成立了蔬菜、果树、食用菌花卉、畜牧、综合服务等5个专家组进行养殖技术服务与指导,每个专家组带领10名以上的骨干科技特派员,骨干科技特派员辐射基层科技特派员,形成了一套专业性、针对性更强的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 二、良种良法,加大科技示范推广力度 首府的科技特派员们紧紧抓住科技扶贫的技术支撑,加大优良品种选育和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力度,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科技服务能力。位于托克托县五申镇黑兰土力亥村的呼和浩特市德恒牧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肉羊杂交改良与饲养扩繁的企业。公司自2011年起陆续从国内外引进了杜泊、萨福克等专用肉羊品种,对本地羊进行了杂交改良,所生产出的杂交后代具有抗递性强、适应性好、耐粗饲、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等特点,羔羊肉质鲜美、无膻味、瘦肉率高。为了带动当地贫困户快速脱贫,由县教科局牵头,德恒牧业有限公司开展了“人工授精、杂交肉羊良种”入户工作,对全县3个乡镇符合条件的32名贫困户发放了怀有良种羔羊的孕羊,并由科技特派员周毅对养殖户进行科学养殖的技术服务与指导,帮助大家解决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三、建强载体,加强科技服务平台体系建设 呼和浩特市在健全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基础上,以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着力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培育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呼和浩特市已实现了科技特派员制度与内蒙古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体系的有机结合,农户可通过12396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联系到全市的科技特派员,为他们在生产方面提供技术指导等相关服务。 赛罕区金河镇永业蔬菜科技信息服务站、和林县盛乐镇大田作物科技信息服务站等3家12396农村牧区信息化基层服务站的建立,极大地满足农民生产需求,帮助和提高农民种养水平。 四、做实宣传,强化技术培训 以知识产权宣传周、科技活动周和送科技下乡等活动为契机,呼和浩特市深入基层农村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对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助力扶贫攻坚和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活动围绕各贫困村不同的特色产业,聘请区内外农业专家在农作物的关键生长管理时期进行技术指导,教授贫困户防虫防害等技术,面对面宣传农技知识,手把手传授关键技术。 2018年4月,呼和浩特市科技局牵头,专门在清水河县组织开展了“科技特派员科技扶贫在行动”主题活动,邀请果树专业的专家和科技特派员赴清水河县老牛湾镇、窑沟乡扶贫林果基地对当地种植果树的农户进行了一对一技术培训,共培训农民120余人次,发放果树管理技术手册1000余册,提供兰州大杏、金太阳、西梅、人参果等优质品种接穗10000余条,用于当地传统果树品种的改良,同时还帮助修剪各类果树3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