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内蒙古: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羊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9-02浏览次数:416次

种业振兴

眼下正是羊草种子收获季节,在呼和浩特市土左旗沙尔沁乡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农牧交错区实验基地,不同的羊草新品种种植区阡陌分明、长势旺盛。“草原生态恢复与生产力提升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最新研制的专用收获机正在田间繁忙作业,齐腰的羊草被从根部切断,卷入机腹,再从尾部喷出,颗粒饱满的羊草种子实现了自动化收获,且总损失可降低到5.3%以下,净度也提高到了72.6%以上。

草种业是草原生态修复与草牧业发展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羊草作为内蒙古具有优势的多年生优质乡土草和天然草场上的重要牧草,不仅是牛羊马都爱吃的“香饽饽”,还是耐寒、耐旱、耐盐碱、耐践踏的“草坚强”,一次播种成功可以利用几十年,推动以羊草为代表的优质乡土草种业发展对内蒙古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具有重大意义。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在呼伦贝尔调研时表示,“没有什么事情比保护好这片绿水青山更重要的了,一定要守护好这方绿色宝地。”“对像羊草扩繁这样有益无害、一举多得的事情,看准了就要‘大干快上’,争取早见成效。”

科技创新是草种业发展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区广大草业科技工作者在羊草资源调查、收集保存、繁育、推广等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基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自治区种业振兴和科技兴蒙两大战略的引领下,我区在草种业领域持续加强与国内大院大所的科技合作交流,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鉴定、良种繁育等方面联合实施了一批国家和自治区重点科技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部分研究走在了国内羊草研发的前沿。

内蒙古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合作,打造独具特色的"羊草小镇"草种业发展模式,建立了5万亩中科羊草原种繁育基地,汇集了28家来自北京、陕西、天津、内蒙古等11个省市自治区的种植企业,是目前全国中科羊草12万亩原种繁育基地中面积最大的区域。2021年,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创建生态草牧业科技体系”落地呼伦贝尔市,专项设置了羊草基因资源发掘及分子育种研究内容。